近幾月以來,面對樓市的下行壓力,地方政府針對相關政策頻頻進行微調,近期各地更是掀起了一股限購松綁潮,與此同時,資金壓力越來越大的開發商也同樣不淡定,這種情況下低開盤、特價房、低起價成為樓市主旋律。
在傳統樓市交易旺季“金九銀十”就要到來之際,此前公布的數據無疑給業內蒙上陰影。僅以上市公司為例,截至7月中旬,已有46家房企公布了其半年業績預報,共31家房企凈利潤出現明顯下滑甚至虧損,讓開發商直呼“傷不起”。
當消耗掉多年紅利后,面對當前樓市震蕩調整期,房地產“質量為王”重新受到熱捧。業內人士認為,短期來看,自用住房和改善性住房等剛性需求局面不會改變。目前千篇一律“以價換量”的血腥廝殺下,要另辟蹊徑提供“以質取勝”的高品質住房,以鋼結構為代表的綠色建筑的優勢可圈可點。
數據統計,鋼結構建筑行業銷售收入近5年來一直保持21.08%的高速復合增長率。財政部和住房城鄉建設部日前表示,要力爭到2014年政府投資的公益性建筑和直轄市、計劃單列市及省會城市的保障性住房全面執行“綠色建筑標準”,到2015年新增綠色建筑面積10億平方米以上,在此情況下各地紛紛出臺綠色行動方案,成為當前樓市調控的一針“強心劑”。
國家一系列政策的出臺,推進綠色鋼結構建筑的發展,由此,居民需求熱點由“有房住”向“住好房”轉變。